初识好蟹
THE FIRST GOOD CRAB

涨姿势|大闸蟹的历史你了解多少?
2017-06-26 5101
导读:食蟹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,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。从西周开始,历代都有吃蟹的记载。

2326109207537563891.jpg

食蟹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,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。从西周开始,历代都有吃蟹的记载。

《周礼·天官冢宰》中有“荐羞之物”的话语,东汉郑玄解释说:“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,若青州之蟹胥……”所谓“蟹胥”,就是今天的蟹酱。可见,早在两千多年前螃蟹已作为美味佳肴出现在我们祖先的餐桌上了。

北魏时期,同样有把作为贡品的螃蟹端上餐桌的记载,如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中有:“扶柳县东北有武阳城,故县也,又北为博广池,池多名蟹佳虾,岁贡王朝以充膳府。”

东晋时期,出身于官宦之家的毕世茂,其嗜蟹如命,后人誉之为“蟹神”,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载其说:“得酒数满百斛船,四时甘味知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便足了一生矣。”魏晋仕人放荡不羁,狂妄任诞,潇洒自由的风度在他的这番话中也可看出一二。

荒淫且精于吃喝玩乐的隋炀帝也同样喜食螃蟹。“隋炀帝诸郡进食饤牙盘,又有缕金凤蟹,为食品第一。”(唐·杜宝《大业拾遗录》)“炀帝幸江都,吴中项糟蟹、糖蟹。每进御,则上旋洁拭壳面,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。”(宋·陶毂《清异录》)豪华的餐具,精致的饰物,独特的造型,可谓色香味形俱全了,称之为“食品第一”,实不过分。录》)豪华的餐具,精致的饰物,独特的造型,可谓色香味形俱全了,称之为“食品第一”,实不过分。

唐代帝王中也有嗜蟹者。据《唐书·地理志》,每年秋冬之交,河北道沧州景城郡、山南道江陵郡、淮南道扬州广陵郡等地都要贡蟹。俗话说:“节交立冬,蟹无影踪。”但统治者或许由于不稼不穑,不狩不猎,不知稼穑之时、狩猎之令。为了完成帝王们索蟹以贡的任务,“平原郡贡塘蟹,采于河间界。每年生贡,斫冰,火照,悬老犬即浮,因取之,一枚值百金。以毡密束于驿马,驰至于京。”(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)读此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位喜食荔枝的杨贵妃,想起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。隆冬捕蟹,千里送荔,百姓之艰辛、苦顿可想而知了,盛唐何有不衰之理。

宋人食蟹之法远胜于前代。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中有“炒蟹”、“渫蟹”、“洗手蟹”之烹饪的相关详细记录。“炒蟹肉:以现剥现炒之蟹为佳,过两个时辰则肉干而味失。”“蟹炒面:不论切面、索面,同蟹肉油炒。又,加火腿丁炒;蟹肉炒细肉丝;脊筋炒蟹肉。又,青菜炒蟹肉。又,栗菌炒蟹肉。” “螃蟹羹:大者十双,削去毛净,控干。剁去小脚稍并肚靥,生拆开,再剁作四段。用干面蘸过下锅煮。候滚,入盐、酱、胡椒调和供。与冬瓜煮。味更佳。”眼下正值螃蟹肥而冬瓜鲜之节令,有喜食者,可不妨一试。“北人以蟹生析之,酤以盐梅,芼以椒橙。盥手毕,即可食,”谓“洗手蟹”。

到了明清时代,螃蟹进入了“寻常百姓家”的餐桌。人们嫌煮蟹“则蟹黄易走漏,味不全”。于是别出心裁,用线缚蟹一串串放进蒸笼来蒸蟹,果然是“味鲜于煮”。据说有一个叫周四麻子的人,再创食蟹新法,时称“爆蟹”。每临秋季,上门吃蟹者接踵而至,络绎不绝,“昼夜无虚席。”其制作过程类似于今天的烤蟹——先将蟹蒸熟,然后摆置铁节上用炭火炙。炙时不断蘸以甜酒、麻油,不一会儿可见蟹壳浮起欲脱。“二螯八足,骨尽爆碎,肚肋之骨亦全解。”吃时每人一份,盛于碟中,拌以姜和醋,随口快啖,丝毫无刺唇和砥牙之苦,尽享食蟹之乐。

蟹的吃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,花样越来越多,元人爱吃煮蟹,明代出现了玛瑙蟹,清代有了蟹黄兜子、蟹黄糕、笼蒸蟹等蟹肴。有人盛赞其四味曰:大腿肉,丝短纤细,味同干贝;小腿肉,丝长细嫩,美如银鱼;蟹身肉洁白晶莹,胜似白鱼;蟹黄妙不可言,无与伦比。

古往今来,蟹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,食蟹每与赏菊赋诗、抚琴绘画联系在一起,更有多少骚人食客为之倾倒,留下了许多轶闻佳话。

据说清朝光绪年间,有个叫倪墨耕的画家,从扬州来到上海,寄寓客栈。晚上,店主嘱伙计把热腾腾的大蟹送给“倪画家”品尝,谁知他却吹灯上床,在被中啖食,自得其乐。翌晨,伙计为他整铺,见枕边尽是蟹壳与零星脚爪,衾褥也沾满油污。大画家如此邋遢,一时传为佳话。

李渔和袁枚可称得上两位食蟹专家。李渔在其《闲情偶记》中称:“蟹之鲜而肥,甘而腻,白似玉而黄如金,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,更无一物可以上之。”袁枚则说:“蟹亦独食,不可搭配他物。最好以淡盐汤煮熟,自剥为妙。”(《随园菜单》)自剥自食确实另有一番情趣:由选蟹时的愉悦,蒸蟹时的渴望,到蟹熟时的急切……最后全都在揭开蟹盖的那一刻化为惬意和满足。此时此刻,食蟹已经从心意之愉升华为一种渐入佳境的情感体验了。

历来文人墨客对螃蟹的兴趣甚浓,品蟹之余留下的一行行咏蟹的诗句,为人们食蟹增添了几分的风雅韵味。唐代诗人唐彦谦的《蟹》中写道:“物之可爱尤可憎,尝闻取刺于青绳。无肠公子固称美,弗使当道禁横行。”这首诗把大闸蟹的生活习性和鲜美之味都描绘出来了。诗人李白在他的《月下独酌》中,道出了诗人那一副持螯举觞之态、疏狂高傲之状:“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。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” 北宋诗人黄庭坚通过描写螃蟹的体表和横行之态,辛辣地讽刺贪官污吏,指出他们最终难逃惩罚的命运:“怒目横行与虎争,寒沙奔火祸胎成,虽为天上三辰次,未免人间五鼎烹。”

苏东坡不仅是大文豪也是美食家,对螃蟹钟爱之深,竟将螃蟹与庐山相提并论,并发出感慨:“不到庐山辜负目,不食螃蟹辜负腹。”

清代孙晋灏《食蟹》描写几百年前的古人视蟹为“生平独此求”,能食蟹而一解朵颐为快,把古人食蟹时渴求的馋相和食蟹时的兴致描写得淋漓尽致,读来令人拍案叫绝。诗曰:“荒蒲飒飒绕渔舍,西风昨夜清霜严。一星远火照秋水,郭索数辈行监馋。浪岂博带纷出簖,厥名则异实则咸。往常但侈鱼肉味,尖团嗜好殊酸咸。朵颐翠釜灶觚立,老饕口腹真食馋。金膏浓腻一筐足,玉脂滑润双螯缄。分擘肌理片条缕,攘擎那恤污衣衫。脐防性冷戒勿噬,譬如萧艾终当芟。森森坐销戈戟气,积甲熊耳何山岩。面目奇丑固骇示,《乐雅》有释宜开函。毛貌取物失诸蟹,岂知内蕴非同凡。九雌十雄语可谱,从此乐得深杯衔。豪情未减毕吏部,酒泉之郡谁为监。”

文学名著《红楼梦》里有多首咏蟹诗,其中薛宝钗的咏蟹一律云:“桂霭桐阴坐举觞,长安涎口盼重阳。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酒未敌腥还用菊,性防积冷定顺姜。于今落釜成何益,月浦空余禾黍香。”这首诗小题目寓意着大意义,被认为“食螃蟹的绝唱”,也是螃蟹咏里的压卷之作。

随着现代饮食业的发展,烹饪技术也日益丰富和日臻完善,各种各样的名菜佳肴被创造出来。蟹馔即是其中最吸引人的一种。大闸蟹的身价一向名贵,在唐代时,是作为贡品送进京城的。不过在今天看来,这种美味已经不太稀奇,寻常百姓只要有兴致,也完全可以享受帝王的待遇。

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